2010年7月21日

貓咪蛀牙?!

主人發現12歲小T某牙齒變成紅色,並有少量牙結石,
目前小T的食慾精神並未受到影響,經臨床理學檢查及放射線學檢查,
小T的牙齒發生了舊稱貓蛀牙的貓齒吸收病.對於貓齒吸收病大家了解多少呢?
一起來認識囉!                                                    by恩亞動物醫院 楊淑華醫師







隨著獸醫醫學的進步,牙科教育的提升,及畜主對生活品質的要求,
使得口腔及牙齒問題逐漸獲得重視.根據研究統計貓咪最常見的口腔狀況為
不等程度牙齦炎、牙結石、掉牙、齒吸收病、牙周病及全口炎.
一般畜主大多了解牙結石、牙周病及治療的程序,
而牙齦炎、後口炎、全口炎因涉及貓的特殊免疫或是病毒感染狀況,
故容後續再給各位介紹.此次主要介紹發生機率很高,
但大家較為不熟悉的貓齒吸收病(feline odontoclastic resorptive lesion, FORL).
貓齒吸收病可由臨床口腔檢查及放射線檢查發現,
其主要是牙齒的齒堊質或/及齒質、砝瑯質出現吸收病灶(即出現缺損),
通常缺損位置被發炎的牙齦組織或是牙齦或牙髓來源增生的肉芽組織覆蓋.
若是病灶侷限在牙齦下,並未影響牙髓腔時,通常不具有疼痛感,
可能僅有口臭的狀況,但當病程進展時,影響咀嚼甚至出現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的情形.
依數篇針對不同族群、看病目的、判定齒吸收病的研究統計發生率約為28-67%.
另2篇針對健康貓族群,並依臨床症狀即放射線診斷判定此病,則統計平均疾病盛行率為30%.
沒有性別、種別的特異性,但隨年齡增加,發生機率較高.
 

貓齒吸收病,舊稱貓蛀牙,但實際上與因細菌發酵產生酸蝕而使得無機質的牙齒結構出現去礦化,
而出現蛀牙(caries)的狀況是完全不同的.目前引起貓齒吸收病的原因仍不清楚,
1976年初期將他判定為牙周病的一種,認為菌斑及細菌代謝產物
及發炎引起的細胞素(cytokine)活化牙周組織內的噬牙細胞及噬骨細胞而破壞了牙齒結構.
但因牙齦炎嚴重性不等同於吸收病灶程度,故近年來牙周病與齒吸收病相關性受到質疑.
其他可能的原因還包括:飲食內容、鈣調整異常、高維他命A、病毒感染、
牙齒結構不正常及牙齒受到機械性壓力等.目前在實驗動物確定給予過多的維他命D
及其代謝物會引起臨床上、X光上、組織病理上相同的齒吸收病病灶.
診斷方面:齒吸收病病灶多在齒頸部發生缺損,但缺損大多被菌斑、結石或增生組織覆蓋.
但在臨床上齒冠、齒根也都可能發生缺損病灶,程度不等,
但若延伸至齒根則造成牙齒容易斷裂,在一些病例也可能出現齒根部分被骨質取代,
臨床上稱為ankylosis.診斷時需要全口X光攝影以決定範圍、程度
及齒根是否異常,因異常的齒根會影響治療的複雜性.
治療方面:研究方面雖然使用許多方式(氟治療、缺損填補等)試著停止吸收病灶的進展,
但目前都未有滿意的結果,故目前仍最建議的治療方式為拔除病牙.
在拔除病牙時可能面臨的複雜狀況包括齒根斷裂,
或是因齒根已被骨質取代的ankylosis狀態而使得不易完整拔出病牙齒根,
故需要有經驗的醫師針對不同的情況選擇適當的治療.
當病牙同時出現牙周病、牙髓病或是病畜同時也有慢性口炎、或是FIV/FeLV陽性者
則建議完整拔除.若是出現較難完整拔除的ankylosis狀態,則可進行齒冠切除術,
將齒冠切除至齒槽骨深度,以牙齦覆蓋縫合,但需要持續觀察癒合的狀況.
經過治療通常反應良好,只是因為齒吸收性牙病因原因不明,故無法預防,
其他健康的牙齒也可能會發生病灶,所以必須定期檢查.
經常有人問我拔除牙齒以後寵物如何進食,我通常都反問是否有想過寵物在牙病
或是口炎狀況下是如何進食,畢竟”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很少人沒有經歷過,拔除病牙你會發現更快樂的寵物.
下方為小T的診斷紀錄,僅供參考.


註1.為維護病畜醫療紀錄,病畜名均為化名

0 意見: